【名人書單】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導演:楊力州(Yang Li-Chou)推薦書單

導演楊力州原本立志當畫家,後來考進輔大應用美術系,大一那年他的水彩畫參加全國美展得第一名,拿到一筆八萬元的獎金。

這筆錢他不是用來買繪畫材料,竟是買了人生第一台上肩的攝影機。


之後考上台南藝術大學研究所後,才開始學拍紀錄片。2006年曾以《奇蹟的夏天》獲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。


每一隻紀錄片,都像是他無聲發問並尋找答案的過程。楊力州說:「我一直相信紀錄片能夠改變世界,但在這之前卻會先改變自己。」


他回想起拍攝《水蜜桃阿嬤》時,原本希望幫阿嬤找到兒子自殺的原因,但看到阿嬤和孫兒輩的互動卻讓他轉念,從而轉向記錄阿嬤的故事,他說:「與其為死者悲傷,不如為活著的人流淚」。


《水蜜桃阿嬤》這部紀錄片,是拍攝原住民水蜜桃阿嬤隔代撫育孫子的辛勤過程。事實上楊力州的外婆在他小學六年級時選擇結束自己生命,成為他及家人心中難以解開的結。當楊力州拍攝《水蜜桃阿嬤》這半年與阿嬤相處的過程,已逐漸解開心結。


至今,他仍然相信紀錄片影響社會的力量。

 

會打動楊力州導演的題材幾乎都是老老小小的故事,他們都是一群容易被忽略的人。


為了把這些故事呈現給觀眾。楊力州拍攝《打火兄弟》時,他曾經半夜衝到消防隊和隊員一起著裝,再跳上消防車進入火災現場;拍攝《征服北極》時扛著40多公斤的器材,花費21天陪著馬拉松好手林義傑完成壯舉。


《青春:獻給他們的情書》這本書中,記錄了拍攝《征服北極》其中的艱辛:

北極當然不是說去就去,我們得先去英國、挪威和加拿大上課受訓。訓練內容千奇百怪。從最簡單也最有趣的滑雪,到必要時刻的衛星電話使用、飛機跑道製作等等。去北極之所以貴,是因為包含了一趟個人專屬的「終點航程」。

不管是人到終點、決定放棄,或是中途罹難到不了、飛機來把屍體接走,都一定會用到這段航程。北極不是處處有跑道,所以我們要在白茫茫的雪地上把跑道做出來,飛機才能降落。

攝影裝備的維護也是個大問題,為了讓機器在冰點以下的溫度照常運作,光是幫這些器材保暖,就買了三萬多塊的耗材

要幫機器穿上羽絨衣,防水的GORTEX,還要隨時丟暖暖包進去。通常電池會出問題,所以我會把一堆電池掛在身上,用體溫來為電池保暖。

關於北極吃的食物,就像駭客任務裡的鼻涕食物一樣。

東西實在太難吃了!所有食物都被打成漿,然後便隨著氣溫成為冷凍食品,每天吃飯最大的樂趣就是猜裡頭是什麼食物。

雖然味道詭異,可還是得吃。人正常條件下一天約消耗兩千到三千卡路里,而在北極大概會消耗一萬兩千卡路里。我們一天只吃早餐跟晚餐兩頓太空食物,午餐時間因為還在走路,就吃巧克力棒。先把巧克力棒折成塊狀,用袋子裝好,行進時吃,一天約吃二十根,也不過創造七千到八千卡路里,所以在北極熱量是嚴重不足的。這一趟下來大概瘦了十八公斤。

凍傷則是一項足以致命的挑戰。 每天穿脫衣服都要很小心,因為汗水可能早已將你的皮膚和衣物凝結在一起,一不小心就會把整層皮剝下來。

殘酷嚴苛的環境是一回事,更可怕的是那裡的生態系統─北極熊。一般人看到電視上的北極熊覺得很可愛,但北極熊其實很可怕,因為食物早已不足。當你走在北極,北極熊突然出現在你面前,面臨的就是生死決鬥。

記得那時是凌晨四點四十七分。突然間,北極熊劃破帳篷、把頭伸進來了!北極熊的頭好大一顆啊!

在英國受訓時,教官說萬一碰到北極熊,必須把所有裝備卸下來,全部的人靠在一起,把滑雪板舉起來,要讓北極熊覺得你比牠還要高、還要壯;然後大聲敲擊、發出怒吼。教官說北極熊通常很膽小,只要發出很大的聲音,百分之九十的北極熊都會被嚇走。

我們一起對著北極熊「啊!」地大吼一聲。那熊被嚇得跳了起來,頭撞上帳篷,把帳篷整個掀了起來。轉過頭來咬住鍋子才跑走。北極熊一走,瞬間四周變得好安靜,還沒慶幸是否安全了,馬上想到鍋子被咬走,那之後怎麼煮東西?所有裝備都只有一個,要是因為少了鍋子而放棄比賽,不是很瞎嗎。結果那時不知道誰又大喊了一聲,沒想到北極熊鍋子一扔,跑得更遠了。

經過廿一天的極地洗禮,楊力州說:這個「世界的盡頭」根本什麼東西都沒有,「能夠活下去是最大的奢侈。」

回國後,楊力州將這段難得的經歷剪成短片《活著》與完整八十分鐘長片版本《征服北極》,雖然是紀錄3個大男人征服北極的《活著》,楊力州卻在片頭打出了一段話:「外婆,你最近好嗎?」

因為北極這段旅程,楊力州找到重新創作與生活下去的力量,也告訴他思念的外婆,這是他目前面對生命的領悟。

十多年的紀錄片歷程,楊力州常在紀錄片裡高舉某些人、某件事的價值。

他時常提及:「紀錄片是一種發言權。當我有機會發言,我就想把我觀察到的、那些被漠視的族群,透過紀錄片高舉出來。」

他高舉偏鄉學生,高舉失智老者,高舉新住民,高舉首都被漠視的一角,他說:「我覺得這個社會需要有人這樣做,或者,我需要這樣做。」

這個念頭,在楊力州有了寶貝女兒以後,變得更為明確,他說:「這世界上有太多的不美麗,下一代的孩子絕不能在醜陋和憤怒中成長。我想透過紀錄片,留下社會中好的一面。」

楊力州指著《青春:獻給他們的情書》書封上芥末般的底色說:「青春和芥末的味道很像──它很美味,但很嗆;它從來就不是主食,卻能幫食物提味。」

楊力州導演希望這些紀錄片,持續渲染到更多人的生命裡,讓每個人的人生,可以多一點滋味。

以下我們就來分享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導演,楊力州(Yang Li-Chou)推薦書單:


1.去印度打拚,走進另一個世界的中心

作者大學畢業典禮後一個星期,她隻身飛去印度,工作。髒亂的日常環境、惡劣的衛生條件、雜沓的交通、難以溝通的印度人……這些令人崩潰的現實,沒有擊倒她。

半年後,她獲得天上掉下來的工作──華文媒體集團駐印度特約記者,三年來,她深入印度各階層,前一天貼身採訪總理穆迪,隔天進入最落後的貧民窟,並從世界各地聚集於此的人們眼中,觀察這個古老大陸...。

楊力州說:午夜,細讀年輕孩子印度尤的著作,出乎意料的流暢且深刻,時而讓人捧腹大笑,卻也馬上陷入深層的地域思索,多年持攝影機紀錄人事的我可以理解,這是長期蹲點,細細觀察才能呈現的生命況味。

2.人生最後一場拍賣會

家人都離她遠去,唯一陪在七十歲的費絲身邊的,只有逐漸模糊的記憶和一屋子不會說話的古董。當她的人生走到最後一天,她決定,將這些載滿快樂與悲傷的財產,用1美元拍賣掉……。


3.奶奶的記憶森林

小兔子毛奇妮好愛好愛奶奶,奶奶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,她教毛奇妮「淑女兔子」的跳法,教她種蘿蔔、編花圈……。可是有一天奶奶變了,她老是忘東忘西,還常常做些奇怪的事。奶奶的記憶拼圖一片片的掉落,她漸漸忘了毛奇妮的爸爸、媽媽,也忘了她和毛奇妮之間的小祕密,毛奇妮好害怕,奶奶會不會有一天連她也忘了……。


4.小洋蔥媽媽的寶物箱

老爸走了之後,老媽得了失智症。她忘記兒子成了禿頭、忘記講完電話要把話筒掛好、忘記內褲藏在哪裡⋯⋯。老媽的這一輩子,就像天上繞著圈飛翔的老鷹,從起點繞了一圈又回到原地;年過八旬,卻像個小女孩般天真可愛。忘記,或許也不是件壞事吶。

5.放聲笑吧,就像從未受過傷一樣

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。廖智,一位熱愛跳舞的女孩,在汶川地震中,活埋二十六個小時, 失去雙腿,失去女兒,失去婚姻,卻不放棄希望!

【廖智說……】
  如果我的缺乏讓人懂得珍惜,那缺乏就是好的;
  如果我的軟弱讓人學會感恩,那麼軟弱就是好的;
  如果我的哀慟讓人心變得柔軟,那麼哀慟就是好的;
  如果我遭受傷害卻讓人明白饒恕,那麼傷害就是好的……
  我是什麼樣不是最要緊的,重要的人們從我的生命經過,會變成什麼樣子。
  感謝上帝選擇我去歷經一切的美意。

6.別以為還有20年,你跟父母相處的時間其實只剩下55天

可能每個人都想過這件事:父母總有一天會離開我們身邊。但工作總是太忙、週末只想做家事或是跟朋友出去吃頓好的,父母才60歲,身體健朗,走到人生終點看似還有遙遠的20年,其實就算每次過年都回家,你們此生的相處時間只剩下不到兩個月…。


7.背著吉他靠近你

本書記錄了賴儀婷從零開始的「社工音樂」實踐,從「無事可做」到「全台走唱」,從「街頭」唱到「社會的邊緣角落」。儘管她不曉得這條路最終會通往哪裡,只要有故事的地方,她都會背著吉他往那兒去,靜靜地聽人們訴說,然後為對方寫一首歌。

楊力州說:小賴的文字跟她的音樂一樣,溫柔地記錄下那些孤單的靈魂,當闔上書本時才發覺自己其實也在裡面,拭去眼角的遺憾後,我心想,好久好久沒看到這樣動人的文字,好久好久沒聽到這樣溫暖的聲音。


8.見過死亡深淵的人:福島核電廠員工奮戰500天紀實

311福島事件是人類史上前所未有的最嚴重核災,發生以後如地獄般的五百天裡,專家設想過最糟的情況將比車諾比事故嚴重十倍,甚至將迫使日本放棄三分之一的國土。然而,對於這起至今仍然影響著全人類的事故,我們所知的真相卻非常少……。

本書是日本知名報導文學作家,用充滿電影臨場感的筆觸,帶讀者去面對事故現場的真貌!


想更了解楊力州導演的讀者,可以觀賞他在TED的演說:

 

管理員

嗨! 來到書單王國的讀者,很高興與您有這個緣分。如果這個網誌能為您帶來幫助,將是我最大的喜悅。 建立這個網誌,是因為我一直有一個疑惑,為甚麼智慧與能力無法遺傳? 如果人一生下來不需要重新學習,那會是甚麼樣的情況? 雖然我仍沒有答案,但是關於縮短學習的時間,我卻意外地發現了一個方法,就是觀察那些成功的人,看看他們都讀些甚麼樣的書,受到什麼啟發,或學到那些秘訣。 所以我將世界各地名人的推薦書單,都收藏在這個網誌中,希望您不必在茫茫書海中搜尋,而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,獲益良多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