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幾米多部作品被改編成音樂劇、電視劇及電影,《微笑的魚》改編動畫曾獲柏林影展獎項。幾米曾被Studio Voice雜誌選為「亞洲最有創意的五十五人」之一,亦為Discovery頻道選為「台灣人物誌」六位傑出人物之一。
幾米說:我從小就喜歡畫畫,課本空白處畫滿我的塗鴉。我記得小時候家裡牆上還掛著我小學二年級畫的水彩風景畫,那是一間有紅屋頂的房子,佇立在草原中,天空有白雲飄過。
小學時我也沒有認真看過漫畫,那黑白線條的漫畫書,從不曾讓我著迷。我必須老實承認,我有閱讀漫畫的障礙,我不知該先看圖還是先看文,甚至閱讀漫畫的方向順序,都讓我迷惑。
高中時,我告訴父親,我想考美術系,但要加考的術科,我不知道去哪裡學。父親說,他有個同學的兒子,剛好是師大美術系畢業的,可以帶我去找他,看看能不能幫上忙。
父親這位同學的兒子,就是後來很有名的大畫家吳炫三先生。吳先生說他沒有在教學生,但是他的老師有間畫室,在教學生素描。
就這樣,我被帶去老師家,而當時的我並不知道,面前這位看起來很老的老師李石樵先生,是藝壇大師級的人物。我就像是個完全沒有功夫底子的孩子,忽然變成武林高手的徒弟。但是這並沒有讓我武藝增強,原因是我根基不佳,根本無法吸收。
我跟著李老師學了3個月的結果考試成績揭曉,沒想到素描分數最低,大約是100分中只拿到了40分。反而從來沒有學過的水彩、國畫卻拿了超高分,而我連考試要用的國畫筆,都是臨時跟人借的。只能說我運氣好吧,就這樣迷迷糊糊地考上了文化美術系。
大二那一年,我選擇了設計組,學習比較務實的美術專業。沒想到,我在設計方面的功課表現優秀,念得輕鬆愉快。而既然走上設計這條路,退伍後,我就進了廣告公司,在這個圈子一待就是12年。
1995年,我罹患血癌,每天醒來,都覺得是賺到了。在太太細心且嚴厲的照顧下,我慢慢地身體日漸康復。然後又開始畫圖。
得病之前自己創作的這些小人是沒有生命力的,我覺得只是利用他們來賺錢。
出院後,感覺那些小人活了起來。生病那段時間,總覺得要遠離人群了,感覺反而變得特別敏銳,對生命的看法有了很大的轉變,開始覺得有很多話要訴說。
創作幫我忘記疾病的恐懼,緩解我的哀傷。
經過這場生命的考驗,正是幾米的繪本如此動人的原因吧!
以下我們就來看看幾米推薦過那些故事與繪本書單:
1.哈伍勒的祕密、小淘氣尼古拉
幾米非常喜歡桑貝的作品,他說:「桑貝的畫,重整我原先對插畫狹隘的觀念。」
2.丁丁歷險記
主角丁丁機智勇敢,足跡遍及全球五大洲,帶著讀者上山下海、穿越時空,是冒險文類的必讀經典。
生動的人物神態、流暢的敘事節奏、如電影般的分鏡畫面,堪稱圖文結合的開創典範,普普大師安迪.沃荷、導演史蒂芬,史匹柏和幾米皆為其粉絲。
3.那一百零八天
幾米說:本書不僅涵蓋驚悚、推理,也讓我們看到深厚的愛和情。
4.十四張不可思議的畫
本書作者群,可謂當今文壇的一時之選,涵蓋了奇幻、科幻、驚悚、寫實等跨領域的頂尖作家,繪者艾斯伯格的作品,曾獲得美國最高榮譽的凱迪克獎繪本《野蠻遊戲》和《北極特快車》,更被改編成賣座電影,並且由美國巨星羅賓威廉斯和湯姆漢克斯主演,風靡全世界無數觀眾。
5.大象的眼淚
本書不僅幾米喜歡,連美國最有影響力的薦書人,歐普拉也推薦過兩次。
歡樂的馬戲團背後,是另一個無法想像的世界。在巡迴表演途中,雅各發現表面風光的馬戲團並不單純;金錢至上的團主、脾氣喜怒無常的經理;想在馬戲團生存,就必須讓自己變得有用。新認識的侏儒華特和喝了假酒而半身不遂的雜工老駱,都變成生命共同體,雅各開始懂得如何與人相處,生命中還有比讀書和名利更重要的事情。
6.盲眼媽媽一顆心
作者薛以柔含淚完成的書籍,對自己的過往,具有心理上的療癒作用;對於未來,雖然有著不確定,但她懷抱著堅定的信心,她也希望,自己的故事,能對他人起著鼓舞的力量。
7.內山阿嬤
阿嬤的故事,也許不夠傳奇,但其中的韌性與樂天卻感動著許多人
8.安野光雅寫給大家的七堂繪畫課:繪畫想像力的溯源之旅
2004年日本NHK電視台人間講座「繪畫與想像力」內容集結。國際級繪本大師安野光雅,親授觀察力和素描力的祕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