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名人書單】文壇孫悟空:張大春推薦書單



張大春成名甚早,17 歲時就寫了自己的第一篇小說,在輔仁大學中文系二年級,就獲得了台灣的時報文學獎和幼獅文藝獎。也因為小說技巧高超,張大春常被批評為「炫技」。

張大春說:「寫了大量賺零花錢的文章,也發覺自己別的什麼都不會做。既然什麼都不會做,那就做一點自己算是得心應手的事。只知道寫作這件事情我做來還算是得心應手」。

自此,張大春決定以寫作為業。

大陸作家莫言曾評價:「張大春像是《西遊記》中的孫悟空,是台灣極有天分、不馴,好玩得不得了的一位作家。」台灣作家朱天文曾說:「他一身的好武藝,我輩中小說的工匠技藝部分有誰勝過他?」

有華語首席故事教練之稱的許榮哲,也在《小說課之王》中這麼說:「在小說的寫作路上,我有一位父親,一位母親。父親叫張大春。

開始寫作那幾年,我大量參加文學獎,小說家張大春幾乎年年擔任兩大報文學獎評審,當時的我幾乎是把他在評審會議裡頭提到的小說美學,當成神主牌來拜。

此外,張大春的小說,我也翻遍了,他有如孫悟空七十二變的技巧深深吸引了我,我被它們迷得神魂顛倒。」

張大春每天讀 10 多個小時的書,家中有 3 萬本藏書,熟知大量生僻典故。和他聊天常會讓人自覺不足,有些訪問他的記者甚至當場下不了台。

這樣一位文學底子深厚的狂人孫悟空,有天竟也遇上了伶牙俐齒的如來佛。

這位如來佛就是他女兒。

張大春說:「我跟女兒的互動很有趣,她把我當成可有可無的朋友,從小就是這樣。

幼稚園小班時最有趣,她下課去保母家,我從電台回來後去接,她掏出巧克力糖吃,我問:「誰給的?」哥哥說:「她同學。」保母就說:「張爸爸,你要擔心了,女兒這麼小就有人追。」我開玩笑說:「哪個男生?不要給我遇到!」張宜竟然說:「你不要管我的閒事!」

小四以後她會問我歷史、地理,但國文不直接問,想盡辦法自己找答案。我問她為什麼,她說:「我有字典,字典知道的字比你多。」

孩子大概知道我在做《大唐李白》。前幾天,女兒跟我吵架,我唸她兩句,她就回說:「你有什麼了不起?寫那個《大唐李白》,人家都看不懂!」

張大春的老婆談到一雙兒女則說:「他們都是《哈利波特》養大的一代。兒子看《波西傑克森》。女兒就會喜歡看人跟人的關係、勇敢的女孩,像《飢餓遊戲》。」

《認得幾個字》的內容中,張大春說:「我並沒有比孩子高明多少。這或許是作家在發現過程中的最重要心得──孩子有他們自己認識世界的一套獨特武功心法。」

眾所皆知,張大春大量閱讀,每週看書的數量以公斤計算,他在長篇小說《城邦暴力團》當中,透露了自己快速閱讀的方法:

他舉例,他曾對迷幻藥 LSD 感到好奇,閱讀牛頓出版的《毒物雜學事典》找到 LSD 迷幻藥研究,發現是早期抑制酒癮而生的藥物。但 LSD 具有成癮的副作用,張大春轉而找下一本研究大腦對於菸、酒、賭博、藥物成癮的書籍。這種用書籍解答疑問,用疑問尋找書籍的循環,形成獨樹一格的接駁閱讀模式。

正因用疑問找書,從書中又形成新的提問,張大春的雜食性閱讀範疇不設限,四大要訣就是,快速、反覆、大量及多樣的閱讀型態。

這種閱讀的方式,讓人聯想到《最高學以致用法》的理論,若死背知識,這種輸入方式的學習,對現實來說,不會有任何改變。

有了輸入之後,必須將學到的知識再做輸出。透過實際「運用」知識,大腦才會將其視為「重要情報」而轉換成長期記憶儲存。

原來張大春擅長寫作(輸出),是為了消化大量的閱讀(輸入)。

以下我們就來介紹,這位文壇孫悟空,張大春推薦的書單:

《橫道世之介:離開家鄉上大學篇》  、 《續‧橫道世之介:打工奮鬥篇》

張大春推薦說:「吉田修一為喘不過氣的都市人所創造的小說。第一次讀小說讀到哭不停,是吉田修一的小說。第一次看到主角被所有出場配角說:「想到你,就覺得可以鬆口氣。」也是吉田修一的小說。」


《連臺好戲:一代新聞工作者林今開重新素顏登場》

張大春不只在臉書上讚賞書中〈包龍眼的紙〉這篇文章,也在他的著作《文章自在》 提過這篇文的特別的地方,就像是剝洋蔥一樣,慢慢地讓真相浮出水面。


《我想遇見妳的人生:給女兒愛的書寫》

張大春推薦說:「這是一本情書。楊照明目張膽地背著老婆和另一女孩傾吐心事、反思現實、墾抉記憶、期許未來;其多愁善感,迷惘惆悵,非墮入情網不能辦。既揭露著自己的青春身世,也辨認著女兒的成長軌跡,才是「遇見」的真諦。」


《劍魂如初》
張大春推薦:「《劍魂如初》是我過去這幾年來看到,最精采的既奇幻又愛情的作品!」


《胡雪巖》

張大春推薦說:「寄懷抱於舊史,創洞識於小說。高陽隻手捭闔古今!」


《一寸灰》
張大春推薦說:「批評家犀利的觀點總來自豐富的文本知識。能把評論寫得比作品好看的,只有毛尖。」


《第十個約定》

13年對人來說不長不短,恰好是一個孩子出生、升上國中一年級所需的時間,也是林清盛的愛犬「漢漢」過完一生的壽命,人總是比四隻腳的狗走得慢多了,在走到人生終點與漢漢重逢前,林清盛先以《第十個約定》為牠留下無法抹滅的印記。

張大春推薦說:「讀著這本書稿的時候,我恍然而悟:那破碎的、瑣屑的、看似微不足道的生活細節,正是送行者重浴時間之流的清滌。」


《傅科擺》

張大春推薦說:「書中無數細緻的歷史細節,儘管許多都是埃科杜撰或附會的,卻是極為迷人。以至於我雖然知道埃科正在利用這些真實的或杜撰的知識虛構歷史(或建構謊言),卻仍然樂見其成。」


《丁丁歷險記》 (The Adventures of Tintin)

張大春推薦說:「翻看《丁丁歷險記》時,都會感受到那永不過時的追尋,彷似身為二十世紀初葉到中葉的新鮮人記者,正在被一個沒有手機、不能上網、不知瀏覽器為何物的世界所牽引,相信天涯海角還藏著迷人的祕密。」


《刀背藏身》

張大春推薦說:「徐皓峰為武林擴充了知識的深度,也為江湖恩怨拓展心理的深度,他的小說值得一再回味。從而,無論在任何一個看似蹈空的歷史年代裡,我們都可以說: 徐皓峰為武俠這個文類,注入了現代性的養分。」


《比句點更悲傷》

張大春推薦說:「我多年以前的兩句歌詞:寂寞只是一個句點,圍成剩下自己的圓圈。當時為賦新詞,以為理解了人生的寂寞,殊不知對於寂寞的體會,非有對他人——尤其是陌生人——親切的慈悲與關照不可。大師兄的書,正是出自這樣難能可貴的情懷。」


《表演必修課:穿梭於角色與演員之間的探索》

張大春推薦說:「The stage is the place for exploring the human soul. 如果你看完了坤君老師的這本書,就會明白,human這個字,既是單數亦是複數。靈魂之所以互通,乃由於表演。在真正的藝術裡,自己無非是他者。」


《鴛鴦六七四》

張大春推薦說:「禁忌的愛情在被遺棄的土地上開出花朵,馬家輝寫出天堂,以及無間地獄。」




管理員

嗨! 來到書單王國的讀者,很高興與您有這個緣分。如果這個網誌能為您帶來幫助,將是我最大的喜悅。 建立這個網誌,是因為我一直有一個疑惑,為甚麼智慧與能力無法遺傳? 如果人一生下來不需要重新學習,那會是甚麼樣的情況? 雖然我仍沒有答案,但是關於縮短學習的時間,我卻意外地發現了一個方法,就是觀察那些成功的人,看看他們都讀些甚麼樣的書,受到什麼啟發,或學到那些秘訣。 所以我將世界各地名人的推薦書單,都收藏在這個網誌中,希望您不必在茫茫書海中搜尋,而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,獲益良多!

Related Pos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