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Revive 的前衛設計,徹底顛覆了自行車既有的結構和騎乘姿勢。使得它被電影《機械公敵》選中,將騎乘 Revive的人入鏡成為紐約街景,為這部電影場景增添未來感。而Prodigy 車款(下圖)則成為芝加哥大學藝術走廊的收藏。
西班牙昂斯車隊(ONCE Team)與德國T-Mobile車隊,在最具挑戰性的環法自由車大賽(Tour de France),先後榮獲四次團體總冠軍。當時西班牙車隊騎乘的是捷安特先進的碳纖維複合材料車種,全車重量僅有6.5公斤;德國車隊則是騎乘航太級碳纖維複合材料車種,車架重量不到800克。
沈方正(老爺酒店集團執行長)也曾說過:「一九九二年,我因工作關係接待德國客戶,公務結束後對方請我幫忙,帶他去買可以寄回德國的高級運動自行車。當時我滿心懷疑,高級自行車不都歐洲做的嗎?客人說,請你幫我找捷安特(GIANT)。我這才恍然大悟,原來捷安特早已名揚海外。」
劉金標是讓台灣揚名國際的巨大集團創辦人,以自創品牌「GIANT」(捷安特)成為全球自行車龍頭,被譽為台灣自行車業教父。連Discovery都曾拍攝過《台灣人物誌-劉金標》這部紀錄片。
劉金標回憶他投入自行車行業的往事,他說:「嚴格說起來,我的經營哲學,受父親影響最大,但這個影響很微妙,並不是認同他做生意的手法,反而是從小時候,不認同他做投機生意開始。
早在日據時代,父親就常跑日本、香港、上海,稱不上是國際貿易,他只是看到有什麼商機就做什麼。例如日本人喜歡香蕉,但香蕉不易保存,他就去批購快熟透的香蕉,做成香蕉乾賣去日本;二次大戰躲空襲的時候,房子不值錢,很多人沒東西吃,一隻雞可以換一棟樓房,他有獨特的經營邏輯,低進高出,那時我們在沙鹿,一度整條街的樓房都是父親擁有的。
在那種時空環境下,父親這樣做沒有什麼不對,只是在我的成長過程,逐漸了解到做投機生意的利弊。這樣的日子很不穩定,大起大落,光景好的時候,風風光光人人爭捧;虧錢的時候,被大家看不起,人情冷暖點滴都落在心頭。
後來台灣光復,父親眼見情勢安定了,把整條街樓房高價賣出,賺很多錢放貸賺利息,怎知後來四萬舊台幣換一元新台幣,最不值錢的反而就是錢。
這也是我後來想做製造業,投入實業經營的最重要原因之一。
父親到了晚年,轉而和人投資罐頭、麵粉工廠等製造業,我也是因為這個緣故,二十六歲自行創業前,就到他公司當麵粉廠的廠長。我始終記得父親常說的:「大興不離大敗」、「快燒、快冷,快臭酸;無燒、無冷,卡久長」(台語),前者是說,暴起暴落的成就,多半帶來災難性的下場;後者則要提醒,因一時景氣飆漲的股市、房地產,後面一定會有泡沫產生,唯有踏實經營才是上策。
自行車產業更吸引我的是,它是可以靠自己實力經營,持續創造穩定成長利潤的實業。
很多人看我熱中騎自行車,興致勃勃環島不夠,還一路騎到中國、日本,甚至遠征荷蘭,以為我一定對自行車有極高的興趣,才會投入這個產業。
事實上,若這樣認為,可就誤會大了。
我年輕時投資過螺絲釘、碳酸鈣、木箱事業、汽車貨運,也賣過從日本輸入的魚飼料等產品,但成績都不盡理想。後來,在龍井海邊全力投入養殖鰻魚的工作,1969年因為颱風侵襲,使得鰻魚大量流失,損失慘重。
我之所以跨入自行車業,一開始根本和興趣毫無關連,只是剛好38歲那年,和兄長投資的鰻魚養殖事業失敗,在一次偶然機會,與幾個朋友在中部聚餐,彼此交換商機看法,席間有人提到美國自行車市場不錯,建議不妨一試,眾人便集資成立「巨大機械公司」。
甚至取名「巨大」,也不是最優先考慮的公司名稱。當時國內吹起少棒熱,台南巨人隊在美國威廉波特拿到世界冠軍,股東們原本想借用巨人隊的響亮名號,以「巨人工業」為公司名登記,但已有人捷足先登,才改為巨大;第一任董事長也不是我,是一位經營瓦斯生意的友人,我只是擔任總經理。
因為做自行車是朋友邀約投資的生意,和我的興趣沒有特別關聯,剛開始只是當做副業,抱著早上十點多去蓋個章,中午還可以回家休息的天真想法,以為從此可以告別之前守在鰻魚養殖場,沒天沒夜、更沒有家庭生活的作息。
沒想到,這一做下去後,才知道每天都有新狀況,沒有原來想像中的簡單,當時自行車廠都是家庭工廠,散布在各縣市,不同廠家的零件規格互異,那時也還沒有國家工業標準,輪胎、輪圈廠各做各的,買來的輪圈和輪胎、螺絲和螺帽鎖不起來,每批出廠的自行車品質「哩哩落落」,客戶從國外傳真來的抱怨一長串,要改善的問題一大籮筐。
創業前三年沒有一張訂單,連續四年虧損,我一度想關門大吉。
後來我跑去日本研究《日本工業標準》(JIS),買油標尺送廠商,大家有了共同一把尺測量公差。加上台灣車圈重量級大老、嘉義遠東機械創辦人莊俊銘,登高一呼,廠商才慢慢跟隨這套標準。
創業第六年,巨大終於獲得美國百年自行車品牌Schwinn的大訂單。兩方合作關係愈來愈深,巨大七五%產能、約一百萬輛自行車,全供應給Schwinn。
豈料對方以一張傳真,告知中止代工業務。一夕間,失去四分之三的業績,面臨存亡危機。
早期以OEM(專業代工)為主的巨大非常依賴外國的訂單,客戶臨時大抽單的情況下,不得不全力發展自創品牌「Giant」。
劉金標說: 「做容易的事,其他人會一窩蜂跟進,自行車看似容易,兩個輪子、一個把手兜起來而已。但要做得讓外國人服氣,洗刷台灣自行車「廢鐵」的刻板印象,需要比國外廠商更多倍的努力和創新。
我年輕時,幹勁十足,但毅力不夠,2~3年就換一個行業,並不是有哪一個行業我做失敗了才換,是個性沒定性。
到了38歲我穩重多了,覺得再這樣打滾不行,沒有自己的根和事業,最後選到了自行車行業,但那時也不知道對不對,我只想走自己的路,不想學人家。
小時候,長輩都會教我們要學誰,我們教小孩也是,要學王永慶、張忠謀。後來我已經不學別人了,因為再學也不像,無法超越。
我常說一個人最不了解的是自己,一定要把自己潛能開發出來,要做了才知道的能力,努力爬上去後才能看到另一片商機和舞台。所以那時我就決定要走自己的路,不要跟隨別人。
巨大做過很多不追隨別人經營模式的「Only One」,那是來自著眼未來趨勢,把獨特性和市場需求,一樣一樣找出來,從來都不是先設想要賺多少錢,因為如果把利潤排在第一優先,再討論經營策略的話,經營的本質會遭到扭曲。
換句話說,「唯一」是我們的方向和策略;世界「第一」是結果,而非一開始存在想要成為世界第一的野心。」
或許是劉金標與眾不同的思想,造就了巨大今日不同凡響的成績。
劉金標的女兒劉麗珠也在《沒有唯一,哪來第一》這本書中,說出自己對父親的敬佩:「幾年前,小兒子從紐約大學商學院畢業,立刻在美國一家知名外商金融業找到薪水優渥的工作,我很得意的告訴父親,他孫子的工作是錢多事少。
他一聽卻叫我轉告兒子,這個工作不可以久做,了不起一年就該換了。
問為什麼,這可是人人羨慕的工作啊!父親的回答是,這種工作輕鬆、薪水高的easy money,會磨掉一個人的志氣,人只會越來越懶。
這就是我的父親,永遠有他自己的想法,永遠有很深的危機意識,也讓人要花很長的時間才懂得他。」
這樣一位深謀遠慮的人,卻一直到老年都保持著年輕的心。
劉金標73歲時,某天在看電影「練習曲」,竟深受其中一句台詞的激勵,「有些事現在不做,一輩子都不會做了。」,於是決定挑戰自行車環台。
2007年2月開始,他便開始自我訓練與調整。於2007年5月7日從台北中正紀念堂出發,克服坐骨神經痛和小腿靜脈血栓炎宿疾,完成15天,總計927公里的自行車環島。
2009年,劉金標挑戰中國大陸北京到上海1668公里路程,2014年80歲時,再度完成自行車台灣環島。
以下我們就來分享,歐美人心中的高級單車品牌"捷安特"創辦人,劉金標的推薦書單:
精實現場管理:豐田生產方式資深顧問親授40年現場管理實務
劉金標推薦說:「兩位豐田式工廠管理實務專家連袂合著,把多年來的實務經驗彙集成書,秉持著豐田人不藏私的偉大情操,公諸於世,這是值得追求豐田式生產管理者研讀的一本好書。」
他的致富密碼,你的賺錢祕笈
劉金標推薦說:「給想要成功的經營者參考。本書以十五個成功案例,證明老行業同樣可以創造新生機,一樣可以歷久彌新。」
例如被迫繼承家業的「欣昌錦鯉」鍾瑩瑩,她以文化美感賣魚、打進歐洲市場,竟然六年就還掉家中一億多的負債。
隱形冠軍:21世紀最被低估的競爭優勢
無論你選哪個牌子的牙膏,有超過3成的機會用的是愛索爾(Essel Propack)軟管;
可口可樂暢銷全球,每瓶都少不了永本茲勞爾(Jungbunzlauer)的檸檬酸;
你常用的不論是Visa還是萬事達卡,全球80%的晶片卡都靠德路(DELO)黏膠才能刷遍全球!
這些企業名字你可能沒有聽過,但它們的產品或服務在我們的生活中卻是不可或缺。它們就是深藏在價值鏈之中的「隱形冠軍」。
西蒙是繼杜拉克後,最受矚目的歐洲管理大師,西蒙發現,全球有98%的市場是小市場,但大家卻只把大企業當做學習典範。
其實,專注經營單一市場的成功經驗,更適合大家學習。而且,德國經濟在大震盪中仍能持續成長,靠的就是這些隱形冠軍持續成長、創造就業。
最活力的老後
本書為真人真事,揭開歐嘉奶奶95歲創下32項世界紀錄的秘密。
歐嘉奶奶77歲才開始想要運動,到95歲打破32項世界紀錄!
她的不老,不是因為追求回春,而是積極面對老年。
歐嘉奶奶長壽、健康與滿足的生活證明——老年,可以是很棒的時光。
就溜吧!拋開一切環島去:女力單車體驗記
劉金標推薦說:「本書作者藍麗娟小姐是一位資深的作家和媒體人,學驗俱豐、文筆流暢,許多著作都膾炙人口。去年金標環台的紀實《我的環台夢》一書,也是出自藍小姐的力作。此次藍小姐全程參與親自騎乘,對於行前及行程中的諸多觀察和體驗,當然會更真實深刻。本書內容之精采和可讀性,自可期待,金標特為序推薦。」
鐵人三項完全指南
游泳、自行車、跑步全能運動入門書,帶你更深入鐵人三項的迷人世界。本書涵蓋各項訓練所需的知識,包括營養、動機、避免運動傷害與串連三項運動轉換的技巧。
掌握影響力:促動改變的6種力量
所謂的「領導人」,就是能夠影響他人行為,達成重要目標的人。
聽到「影響」二字,你可能馬上會聯想到層次較低、充滿心機的「說服」技巧,但本書不是要教你運用各種話術來解決問題或達成目標。如果你只是想在日常生活中達成簡單目標,那這本書可能不適合你。
本書的目的層次更高、追求的效果更持久,所以需要更強的工具。
創新世代12個人文思維
劉金標推薦說:「蔡校長的人生經驗、建校的使命感、辦學的熱情與創新,以及對於質的要求,在這本書中一覽無遺。這是一本可以輕鬆閱讀的好書,充滿了許多智慧,可以從中獲得許多啟發。」
六產達人:123產如何點石成金
劉金標推薦說:「這是一本關於產業發展與體驗經濟的書,從消費者的感質為要素,體驗生活態度與價值主張的好書。
體驗亦是消費者認定品牌的重要依據,不論是欣葉餐廳及鬍鬚張的商業達人,或是誠品書店及九份茶坊的生活達人,都是本身早已建構良好的核心感質,讓消費者親身體驗,感受其與眾不同的優勢,從而建立起對該品牌的信賴度。」